搜狗官网-我国自主研制的大丝束碳纤维在沪投产,质量到达国际先进水平
我国自主研制的大丝束碳纤维在沪投产面世。 本文图片 受访者供给10月13日,汹涌新闻(www.thepaper.cn)记者从上海石化得悉,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榜首套国产线于10月10日在我国石化上海石化碳纤维工业基地投料开车,并出产出合格产品,产品功能比美国外同等级产品,质量到达国际先进水平。这标志着我国石化大丝束碳纤维从要害技能打破、工业试出产、工业化,成功走向规模化和要害配备国产化,一举破除我国碳纤维出产和配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,真实完成自主可控。在碳纤维行业界,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.8万根(简称48K)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。该条48K大丝束碳纤维国产线可完成规模化、高品质出产。该项目选用我国石化自主开发的PAN (聚丙烯腈)基大丝束原丝、碳纤维技能,分两个阶段施行,方案于2024年悉数建成投产,到时共到达2.4万吨/年原丝、1.2万吨/年大丝束碳纤维产能。大丝束碳纤维功能优越,被称为“新材料之王”“黑黄金”。大丝束碳纤维功能优越,被称为“新材料之王”“黑黄金”。上海石化研制出产的大丝束碳纤维,是一种含碳量在95%以上的高强度新式纤维材料。其力学功能优异,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,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,并且还具有耐腐蚀的特性。此外,48K大丝束最大的优势是在相同的出产条件下,不只能够大幅度进步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功能,还能够完成出产低本钱化,然后打破碳纤维昂扬价格带来的使用限制。大丝束碳纤维使用场景广泛,如风能、太阳能、高铁动车、飞机部件等。长期以来,我国的碳纤维开展主要是在小丝束碳纤维方面完成了打破,可是因为小丝束碳纤维本钱高,影响了下流企业使用碳纤维的积极性。碳纤维国产化使得碳纤维在新动力等下流哨子使用逐步迸发,有力助推了我国相关工业的快速开展和相关工业结构调整。大丝束碳纤维我国石化碳纤维专家、上海石化副总经理黄翔宇介绍,为了让大丝束碳纤维真实具有“我国技能”,上海石化从配备到工艺,为大丝束量身定制了专用出产线,如依据大丝束的要求自行规划氧化炉、碳化炉,不只成功把握了操控温度场的要害核心技能,并且配备了节能型规划,可完成动力综合利用,这在国内外配备也是绝无仅有的。我国石化是国内榜首家、全球第四家把握大丝束碳纤维的企业。我国石化会集各种资源,奋力霸占碳纤维要害核心技能,顶层规划,大兵团组织上海石化、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、上海工程公司、国内闻名设备制作企业等,并联合北京化工大学、复旦大学等10余家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,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“产、学、研、用”相结合的协同立异之路,于2018年获得技能重大打破,成功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,并贯穿工艺全流程。通过十余年尽力,我国碳纤维完成了从12K到48K的重大打破,成功完成研制出产技能从量变到突变的腾跃。到现在,我国石化已累计具有碳纤维相关专利251项、碳纤维复合材料专利46项,专利排名国内榜首、促进第三。在“十四五”末,我国石化将在多种工艺流程完成通用级、大丝束、小丝束、高功能等产品方面全面打破,进行总体布局,满意国家各个领域的需求,为引领和推进我国碳纤维工业开展作出贡献。